网上有关“萤火虫是怎么发光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萤火虫是怎么发光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盏盏小灯笼……”
仲夏的晚上,孩子们挥着扇子,在树阴里,在草丛间,一边追逐着那流动的闪闪“火星”,一边唱着上面的歌谣。
的确,萤火虫发出的闪闪的微光,宛如夜空璀璨的繁星,把大地点缀得更美丽。
关于萤火虫,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相传我国晋朝时候,有个青年叫车胤,他酷爱学习,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晚上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很多萤火虫,包在薄薄的薄布袋里。四五十只萤火虫的光,真能抵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有大学问的人。
在西班牙和墨西哥偏僻的村落里,妇女们喜欢把萤火虫包在薄纱里插在头发上作为饰物打扮自己,有的还暗暗比赛,看谁头上的萤火虫多,看谁头上最亮。在美洲的森林里,还有人把萤火虫装在透明的瓶子里,绑在脚上夜行照路。
萤火虫的一生要变四个模样。萤火虫妈妈喜欢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卵,它的卵很小,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卵孵化出幼虫后,生活几天就变成蛹。最后由蛹变成萤火虫。萤火虫的幼萤个儿很小,但胆量很大,敢与蜗牛较量,直至把蜗牛吃掉。别看蜗牛爬行起来慢吞吞的,它的舌头上长着135排牙齿,每排有105颗,总共有14170颗牙齿,糟蹋粮食,偷吃蔬菜,厉害得很!它的个儿要比萤火虫幼虫大一百多倍,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你看,当幼虫找到蜗牛后,先用它那针头一样的嘴巴在蜗牛身上敲几下,这是干什么呢。原来这是给蜗牛打麻醉针,连打几针以后,蜗牛就迷迷糊糊失去了知觉,动弹不得,最后终于瘫痪了。这时候,幼虫又狠狠地给蜗牛注射消化液,蜗牛皮内的肉开始化成了稀稀的鲜美的肉汁。这时幼虫便呼朋唤友把它的同伴请来,兴高采烈地围在蜗牛四周,一齐把针管般的嘴插进蜗牛的皮内,津津有味地吸起来。幼虫吸足了,蜗牛也完蛋了。它们帮农民除了害,立了功,是农作物的好朋友。
幼虫长到成虫以后,开始在夜间空中飞舞,一边飞舞一边发出短暂的闪光。萤火虫闪光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在招引异性。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是在寻问:“萤姑娘,你在哪里。”附近草地上的雌萤火虫也发出闪光,那是回答的信号,意思是说:“萤小伙,我在这里。”雄萤火虫得到信号以后,便向雌萤火虫飞去,直到甜蜜的相会为止。
萤火虫那美丽的闪光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在萤火虫的腹部有个发光器。这发光器由发光层、反射层和透明表皮三部分组成。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冷光,它不产生热。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萤火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亮得多。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矿灯,用在矿井里。因为矿井里充满着瓦斯,遇到一定热量就会爆炸,这种闪光灯不发热,所以使用安全。又因为这种灯不多用电,不会产生磁场,所以军事上又用它做水下照明,去清除磁性水雷。科学家们还用萤火素和萤火素酶制成生物探测器,把它发射到其他星球表面,去探测那里是否有生命存在。
你瞧,小小的萤火虫趣闻真不少啊。
1. 关于赞美萤火虫的古诗句
关于赞美萤火虫的古诗句 1. 赞扬萤火虫的诗句
诗中萤
1.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2.残萤栖玉露,
早雁拂金河
(许浑《早秋》)
3.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4. 夕殿下珠帘,
流萤飞复息。
(齐·谢朓《玉阶怨》)
5. 雾柳暗时云度月,
露荷翻处水流萤,
萧萧散发到天明。
(张元干《浣溪沙》)
6. 秋风放萤苑,
春草斗鸡台。
(杜牧《扬州二》)
7. 流萤不见飞隋苑,
杜宇依然叫蜀冈。
(洪?《广陵怀古》)
8.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
(李商隐《隋宫》)
9. 馆娃归、吴台游鹿,
铜仙去、汉苑飞萤。
(张翥《多丽·西湖》)
10. 相逢秋月满,
更值夜萤飞。
(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11. 昼长吟罢蝉鸣树,
夜深烬落萤入帏。
(翁森《四时读书乐》)
2. 赞美萤火虫的诗句
1.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2.残萤栖玉露, 早雁拂金河 (许浑《早秋》) 3.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4. 夕殿下珠帘, 流萤飞复息。
(齐·谢朓《玉阶怨》) 5. 雾柳暗时云度月, 露荷翻处水流萤, 萧萧散发到天明。 (张元干《浣溪沙》) 6. 秋风放萤苑, 春草斗鸡台。
(杜牧《扬州二》) 7. 流萤不见飞隋苑, 杜宇依然叫蜀冈。 (洪?《广陵怀古》) 8.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
(李商隐《隋宫》) 9. 馆娃归、吴台游鹿, 铜仙去、汉苑飞萤。 (张翥《多丽·西湖》) 10. 相逢秋月满, 更值夜萤飞。
(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11. 昼长吟罢蝉鸣树, 夜深烬落萤入帏。 (翁森《四时读书乐》) 12.萤火虫 提着一盏小灯 在黑夜里奔忙 是在寻找 白天失落的太阳 还是为别人 把夜行的路照亮 (卜聪《萤火虫》)。
3. 描写萤火虫的诗词
1、咏萤——萧绎(南朝)
“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
诗的前两句说萤火虫本附在秋草上,入夜在晚风中轻盈飘飞。后六句赞颂萤火虫的光彩。通过“类星陨”、“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四个生动的比喻,把萤火虫的异常光彩鲜明地凸现出来。后两句托物寓意,运用拟人手法,以萤火虫的口吻,表示只要遇到知音,不惜奉献出微薄的力量。
2、咏萤——虞世(南唐)
“的历流光小,飘摇若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诗的前两句,形容萤火之小,萤翅之轻;后两句议论,表明萤火虫不甘默默无闻,独自在暗夜发光,以昭示自己的存在。诗人虽然没有揭示寓意,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3、咏萤火——李白(唐)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该诗句句写萤火,却未见萤字。一、二两句以务实的笔法赞美萤火虫,突出萤火虫的整体视觉形象:既是雨打不灭的灯,又是风一吹就更加鲜明的光亮。三、四两句展开想象,以务虚的笔法为萤火虫定位:如此不怕风吹雨打的萤火,它的走向,假若不是上天去,也一定是月亮旁边的一颗星!想象奇特,引人遐思。
4. 赞扬萤火虫无私奉献的诗句,要萤火虫的,诗句不是句子
咏萤 周繇 (唐) 熠熠与娟娟,池塘竹树边;乱飞同曳火,成聚却无烟。
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旧曾书案上,频把作囊悬。这是描写萤火虫成群飞翔的情形,也描述萤火虫的发光现象及人和萤火虫间的密切关系;是一首颇为写实的诗歌。
咏萤 虞世南 (唐) 的历流光小,飘颻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在此诗中,作者描述萤火虫虽小巧娇弱,但却暖暖含光,似乎隐喻人之怀才不遇,有如伯牙之期待锺子期一般。
早秋 许浑 (唐)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名」诗之所以能引人共鸣,在於写景、咏物能不著痕迹地点出主题。像诗中的「西风」、「残萤」、「早雁」、「一叶下」及「洞庭波」,都是早秋的「景象」;而这也是许浑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此诗歌却能成为千古绝唱的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虽开凿了大运河,在水利及交通建设上,有其贡献;但好大喜功,民不聊生;尤其他好夜游逸乐,在洛阳景华宫曾广徵萤火数斛,趁夜游时野放山谷;在江都时甚至还有「放萤院」。但作者重游隋宫废墟,虽见萤火虫栖地犹在,但萤光已杳,帝家早已破败不堪!极讽王国君主之悲惨下场。
而由这首诗中我们也得知隋炀帝「玩」萤无度,无生态保育观念!长恨歌 白居易 (唐)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这 是白居易旷世之作「长恨歌」中的一段。长恨歌是白居易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时,感怀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而创作的。
这首诗不但写实、抒情,也 隐喻讽刺,表达当时社会的反映,惋惜玄宗沈迷爱情,用人不当而遭安史叛变,自嚐苦果。在这首诗中,萤火虫为此凄美史诗平添几分悲情。
除了上述的萤火虫诗歌之外,中国诗人笔下的萤火虫诗不胜枚举;以下兹选取其中比较著名萤诗,提供赏萤之馀,何妨附应风雅,学学古人!咏萤 罗邺 (唐) 水殿清风玉户开,飞光千点去还来;无风无月长门夜,偏到瑎前照绿苔。咏萤 彦谦 (唐) 日下芜城苍莽中,湿萤撩乱起花丛;寒烟陈后长门闭,夜雨隋家旧苑空。
星散欲陵前槛月,影低如试北璁风;羁人此夕方愁绪,心似寒灰首似蓬。萤火 杜甫 (唐)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感萤 司马礼 (唐) 爱尔持照书,临书叹吾道;青荧一点光,曾娱几人无;夜久独此心,环垣闭秋草。
咏萤示情人 李白药 (唐) 璁里怜灯暗,瑎前畏月明;不辞逢露湿,袛为重宵行。萤火 前人 (唐)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前星宿稀。
却绕井栏添个个,偶经花药弄辉煌;沧江白发秋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秋萤引 刘禹锡 (唐) 汉陵秦苑遥,苍苍除根腐;叶秋萤光夜,空寥寂全气。
净千门九陌,飞悠扬纷论;辉映互明灭,金炉星喷镫。月中飞萤 陈阳缙 (梁) 秋璁馀照尽,人暗早萤来;忽聚还同色,恒然讵落灰。
飞影黄金散,依帷缥帙开;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萤 刘筠 (宋)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棘密何胜数,囊轻莫尽收。
月高疑爵息,天远认星流;紫桂风微急,红兰露偏浮。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楼;灭烛方无寐,鸣蛩相荐愁。
萤火 赵蕃 (宋) 浑忘生朽质,直拟慕光辉;解烛书帏静,能添列宿稀。当风方自表,带雨忽成微,变灭多无理,荣枯会一归。
萤火 陈格 (宋) 翩翩飞蛾扑明烛,见烹膏油罪莫赎;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光照相煜煜。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萤灯 谢宗可 (元) 微荧内肉拂晴波,几度黄昏误舞蛾;银票无烟栖碧藓,玉虫留影缀清莎。秋空雨歇寒光度,晚迳风闲冷烬多;欲唤沙囊车武子,为渠还赋短檠歌。
咏萤 僧德祥 (明) 含尔一身微,秋来处处飞;放光唯独照,引类欲相辉。白发嫌催节,青灯妒入帏;老僧无世相,容得绕襌衣。
萤 叶太叔 (明) 忽向篱边绕,还从井畔飞;雨昏光不灭,露重影犹微。伴读来书舍,窥眠入翠帏;黄花秋老后,未识汝何归。
5. 描写“萤火虫”的诗句有哪些
1、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注释:夜黑了,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2、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许浑《早秋》)注释: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注释: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4、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齐·谢朓《玉阶怨》)注释: 夜殿窗外的帘儿已垂下,她隔帘久立,见那帘外的流萤闪闪;它们飞着飞着,直至夜深而息。
5、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张元干《浣溪沙》)注释:天上的流云遮住了月亮,柳树如同笼罩在雾中一样发暗。带着露珠的荷叶翻动时,水光闪烁,如同飞流的萤火一样
6、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杜牧《扬州二》) 注释:萤苑,:隋炀帝曾在城西北丘陵地带的大仪乡建萤苑,凡夏秋夜出游山
7、流萤不见飞隋苑,杜宇依然叫蜀冈.(洪?《广陵怀古》)注释:没有看到萤火虫飞到上林苑,只是听到杜鹃鸟依然在蜀冈中啼叫
8、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李商隐《隋宫》)注释:时值深秋,树叶凋零,花儿败谢,不免会让人有找那个淡淡的伤感! 生长多年的老垂柳,也已经好像在昭示着生命即将结束,黄昏时候乌鸦在枝头叫着,更加让人心生感伤
9、馆娃归、吴台游鹿,铜仙去、汉苑飞萤.(张翥《多丽·西湖》)
10、四丁弱翅九毫身, 饮露餐风夜陌巡。不吝腹中一点热,化成神火照归人夜照。(《萤火虫》七绝)
11、昼长吟罢蝉鸣树, 夜深烬落萤入帏. (翁森《四时读书乐》)注释: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
12、熠熠与娟娟,池塘竹树边;乱飞同曳火,成聚却无烟。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旧曾书案上,频把作囊悬。(周繇 唐《咏萤 》)注释:萤火虫成群飞翔的情形,萤火虫的这是描写萤火虫成群飞翔的情形?也描述萤火虫的
13、相逢秋月满, 更值夜萤飞. (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在今晚月圆的秋夜,恰与老友王处士相遇,更有穿梭飞舞的萤火虫从旁助兴
14、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咏萤萧绎(南朝)》注释:萤火虫本附在秋草上,入夜在晚风中轻盈飘飞。
15、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咏萤火 》李白 唐)注释:如此不怕风吹雨打的萤火,它的走向,假若不是上天去,也一定是月亮旁边的一颗星!
6. 写萤火虫的诗句
关于萤火虫的诗词◎咏萤——萧绎(南朝) “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 诗的前两句说萤火虫本附在秋草上,入夜在晚风中轻盈飘飞。
后六句赞颂萤火虫的光彩。通过“类星陨”、“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四个生动的比喻,把萤火虫的异常光彩鲜明地凸现出来。
后两句托物寓意,运用拟人手法,以萤火虫的口吻,表示只要遇到知音,不惜奉献出微薄的力量。 ◎咏萤——虞世(南唐) “的历流光小,飘摇若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诗的前两句,形容萤火之小,萤翅之轻;后两句议论,表明萤火虫不甘默默无闻,独自在暗夜发光,以昭示自己的存在。
诗人虽然没有揭示寓意,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咏萤火——李白(唐)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该诗句句写萤火,却未见萤字。
一、二两句以务实的笔法赞美萤火虫,突出萤火虫的整体视觉形象:既是雨打不灭的灯,又是风一吹就更加鲜明的光亮。三、四两句展开想象,以务虚的笔法为萤火虫定位:如此不怕风吹雨打的萤火,它的走向,假若不是上天去,也一定是月亮旁边的一颗星!想象奇特,引人遐思。
◎玩萤火——韦应物(唐) “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
秋夜赏玩萤火虫的情景。诗虽纤巧,却以清新的笔调、晓畅的语言写出了萤火虫形体微小,发光细弱的弱点。
三、四两句对萤火虫在月下竹林飞来飞去的情景,刻画得尤为形象。 ◎秋夕——杜牧(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轻罗小扇扑流萤”,含蓄蕴藉,耐人咀嚼。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的。
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象她的寂寞与无聊。
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藉此驱赶包围着她的阴冷与索寞。 此外,还有一些 ◎咏萤——周繇(唐) 熠熠与娟娟,池塘竹树边;乱飞同曳火,成聚却无烟。
微雨洒不灭,轻风吹却燃;旧曾书案上,频把作囊悬。 ◎咏萤——罗邺(唐) 水殿清风玉户开,飞光千点去还来; 无风无月长门夜,偏到牖前照绿苔。
◎咏萤——陈格(唐) 翩翩飞蛾扑明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光照相煜煜。 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早秋——许浑(唐)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萤火——杜甫(唐)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咏萤---彦谦(唐) 日下芜城苍莽中,湿萤撩乱起花丛;寒烟陈后长门闭,夜雨隋家旧苑空。 星散欲陵前槛月,影低如试北 风;羁人此夕方愁绪,心似寒灰首似蓬。
◎萤---刘筠(宋)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棘密何胜数,囊轻莫尽收。 月高疑爝息,天远认星流;紫桂风微急,红兰露浮。
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楼;灭烛方无寐,鸣蛩相荐愁。 ◎萤火——赵蕃(宋) 浑忘生朽质,直拟慕光辉;解烛书帏静,能添列宿稀。
当风方自表,带雨乎成微,变灭多无理,荣枯会一归。 ◎咏萤——叶大叔(明) 忽向篱边绕,还从井畔飞;雨昏光不灭,露重影犹微。
伴读来书舍,窥眠入翠帏;黄花秋老后,未识汝何归。 ◎咏萤——僧德祥(明) 含尔一身微,秋来处处飞;放光唯独照,引类欲相辉。
白发嫌催节,青灯妒入帏;老僧无世相,容得绕禅衣。
7. 描写萤火虫的诗词
1、咏萤——萧绎(南朝) “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 诗的前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26233两句说萤火虫本附在秋草上,入夜在晚风中轻盈飘飞。
后六句赞颂萤火虫的光彩。通过“类星陨”、“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四个生动的比喻,把萤火虫的异常光彩鲜明地凸现出来。
后两句托物寓意,运用拟人手法,以萤火虫的口吻,表示只要遇到知音,不惜奉献出微薄的力量。 2、咏萤——虞世(南唐) “的历流光小,飘摇若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诗的前两句,形容萤火之小,萤翅之轻;后两句议论,表明萤火虫不甘默默无闻,独自在暗夜发光,以昭示自己的存在。
诗人虽然没有揭示寓意,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3、咏萤火——李白(唐)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该诗句句写萤火,却未见萤字。
一、二两句以务实的笔法赞美萤火虫,突出萤火虫的整体视觉形象:既是雨打不灭的灯,又是风一吹就更加鲜明的光亮。三、四两句展开想象,以务虚的笔法为萤火虫定位:如此不怕风吹雨打的萤火,它的走向,假若不是上天去,也一定是月亮旁边的一颗星!想象奇特,引人遐思。
8. 形容萤火虫诗句
1.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2.残萤栖玉露, 早雁拂金河 (许浑《早秋》) 3.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4. 夕殿下珠帘, 流萤飞复息。
(齐·谢朓《玉阶怨》) 5. 雾柳暗时云度月, 露荷翻处水流萤, 萧萧散发到天明。 (张元干《浣溪沙》) 6. 秋风放萤苑, 春草斗鸡台。
(杜牧《扬州二》)7. 流萤不见飞隋苑, 杜宇依然叫蜀冈。 (洪?《广陵怀古》) 8.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
(李商隐《隋宫》) 9. 馆娃归、吴台游鹿, 铜仙去、汉苑飞萤。 (张翥《多丽·西湖》) 10. 相逢秋月满, 更值夜萤飞。
(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11. 昼长吟罢蝉鸣树, 夜深烬落萤入帏。 (翁森《四时读书乐》)。
关于“萤火虫是怎么发光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苍苔印履]投稿,不代表恒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hzwy.cn/jyan/202511-223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恒泽号的签约作者“苍苔印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萤火虫是怎么发光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萤火虫是怎么发光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萤火虫,...
文章不错《萤火虫是怎么发光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