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乾潭镇的旅游资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乾潭镇的旅游资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乌龙山脉逶迤雄伟。乾潭镇城区位于山间盆地中,其南面即为气势磅礴的乌龙山。乌龙山系天目山支脉昱岭山的东南脉,主峰高909.7米,因其逶迤雄伟,矫若游龙,岩石乌黑而得名。作为严陵名山,乌龙山山势陡峻,气势雄伟;山上植被茂密,空气清新,自古就是避暑休养的场所。宋·范仲淹曾有诗云:“潇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使君无一事,心与白云空”。建德市风景旅游局已编制《乌龙山总体规划》,将乌龙山定为佛教文化旅游区。
2)七里泷风光如画。从建德市梅城镇至桐庐富春江镇的富春江水面,俗称七里泷。而七里泷的大部分水体在乾潭镇境内。七里泷是著名的峡谷风光,“两岸夹峙,一江如带,中流鼓棹,帆飞若驶。兼有江水澄清,锦鳞游泳,时有渔歌 乃,山谷相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里扬帆”景观。
3)港湾众多,瀑布如练。七里泷水域有众多支流,从而形成部分水湾。全长34公里的胥溪自西流至乾潭镇胥口流入七里泷,坌柏溪自南经坌柏村注入七里泷。在溪江汇合处,形成一个个野逸的港湾,如:子胥湾、江南湾、坌柏湾等;坌柏溪上有东源与西源两条支流,溪流中段有葫芦、桃花、高梅等瀑布;七里泷北岸尚有龙门坎等瀑布。这些港湾、瀑布形态各一,风光旖旎,既可游览,又可为开展度假休养旅游创造了环境意境。
4)林木苍翠,植被锦绣。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区域在乾潭镇境内,因此乾潭镇称得上是“锦峰绣岭,山水之乡”。乾潭镇森林覆盖率为79%,森林总面积为170629亩。受亚热带中部季风气候影响,适宜针阔叶混交林生长。常绿阔叶林以青冈、苦储、楠木等树种为主,针叶林主要以马尾松、杉木、柏木等人工林为主,此外还有枫香、青檀、杜鹃、白栎等树种,构成了满目青山、苍翠欲滴的植物景观。
5)丰富的地质景观。由于地球内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重力崩塌作用、风化作用、流水磨蚀作用、溯源侵蚀作用等产生的诸如岩石结晶体、瀑布、巨岩、峭壁、河口、溪流、峰峦、河谷等地质景观在本区分布十分丰富。如:坌柏湾内东源分布着数平方公里呈柱状节理的凝灰岩晶体(中酸性英安质晶屑凝灰熔岩),属于十分罕见的地质现象,具有很高的风景旅游价值和科普价值;又如:七里泷北岸的狮子岩,高大雄伟酷似一只雄狮,也颇有风景旅游利用价值。
6)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是1995年7月经林业部批准建立的,面积90平方公里。西接新安江千岛湖,东连富春江严子陵钓台,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山青、水清、史悠、境幽”为特色。2005年5月景区被国家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全国绿色通道示范段”,在旅游界有“绿色长廊”之誉。
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为六大景区,即梅城、江南、泷江、乌石滩、乌龙山、万松林风景区以及50多个风景点。现已开发的有七里扬帆、葫芦飞瀑、子胥野渡、江南村、木兰园、双塔凌云,梅城仿古一条街以及玉泉寺、七郎庙等旅游景点。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是森林的世界,有木本植物642种,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放眼望去,“两岸画山相对出,一脉秀水迤逦来”。广袤的森林郁郁葱葱,碧绿的江水微波荡漾,多样的植物资源,带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
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古镇梅城,曾为严州府,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曾为该地政治、文化、经济、交通的中心,历史上孙权、谢灵运、孟浩然、刘长卿、李白、杜甫、陆游、范仲淹等各代州官县令、名人墨客都曾留下瑰丽的诗篇和绚丽的画卷,现已在南峰塔下建有“先贤堂”和碑刻诗廊。宋江平方腊,阮小二、孟康战死乌石滩;宋公明大战乌龙岭,唐朝陈硕真领导农民起义,方腊点将台,伍子胥过胥江隐居躬耕等古迹传说都曾发生在这里。乌龙山气势磅礴,古代曾有寺庙庵馆百座,现存的玉泉寺气势恢宏,常年香火不断,已成当地佛教文化中心。“九姓渔民水上婚礼”、江南村民间艺人保存的“木偶戏”已被例为游人喜爱的重要旅游文化节目。 乾潭镇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名山、名江、名诗、名迹、古墓等方面。
1)名山——乌龙山。
“天下名山僧占多”。作为严陵名山,乌龙山自唐朝以来,一直是佛教胜地;同时,乌龙山又称为“小齐云”,历代为道教活动场所……佛道并存,数百年来,留下了众多的宗教遗迹。虽然,大多庙宇道观,在梅城镇境内,但婺剧中典型剧目《僧尼会》的故事却发生在乾潭镇境内。
2)名江——七里泷。
七里泷优美的风光和丰富的人文遗迹,吸引了南北朝、唐朝和以后各代的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前来游历,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和历史画卷。光唐朝就有126名诗人写下了500多首诗篇。七里泷不仅仅是一条山水长廊,而且是一条历史长廊和文化长廊。该水路现又成为“浙西唐诗之路”。历代诗人在此留下许多名篇、名句。如:“石浅水潺 ,日落山照曜”(南北朝·谢灵运)、“千仞写乔木、百丈见游鳞”(南北朝·沈约)、“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唐·崔颢)、“七里峡天远,千重元水寒”(宋·梅尧臣)、“鸟声青嶂里,人溶翠微中”(元·鲜于枢)、“洲前风度千帆影,谷中春藏万树花”(明·董其昌)、“名山蜿蜒势犹龙,兰若高临远近峰”(清·戴廷槐)等。这些诗篇,纵贯历代,既是乾潭山水的真实写照,也是美妙的旅游吸引物。此外,元代黄公望、明代唐伯虎等众多画家以山水为蓝本,创作了许多中国画,其中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被誉为“国宝”。
3)名迹——子胥野渡
。位于七里泷北带,胥溪入口处。这里群山环抱,江面较为开阔,渡口有石壁危立,上有摩崖石刻“子胥渡”三个大字,相传乾潭为吴越二国的分界线,为春秋时伍子胥经此乘舟投奔吴国的渡口遗址。伍子胥在乾潭一带留有众多的遗迹。如:他经过的岭,叫“胥岭”,休息过的石洞叫“胥岭洞”,吃早午饭的地方称“早午岭”,躬耕过的村叫“胥村”,进出过的溪流叫“胥溪”,下舟去吴的渡口,叫“子胥渡”……现在的乾潭镇所在地,就是历史上的“胥村”
关于“乾潭镇的旅游资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南歌初妤]投稿,不代表恒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hzwy.cn/jyan/202511-227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恒泽号的签约作者“南歌初妤”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乾潭镇的旅游资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乾潭镇的旅游资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乌龙山脉逶迤...
文章不错《乾潭镇的旅游资源》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