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怎么被发明的?

网上有关“有关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怎么被发明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关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怎么被发明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目前传统的观点认为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

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目前的司南模型是由我国著名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根据根据《论衡》中的记载,考证并复原的。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但司南是磁性指南工具的一观点一直受到学术界的质疑。首先,在《论衡》中,并未指出司南是磁勺子,而且,在刚认识到磁石吸铁的同时就发现其指极性不符合认识的规律,另外要把磁石加工成能指南的磁勺,要有意识地‘顺其南北极向’磨镂。在十一世纪指南针发明以前,古文献中从未有过磁石两极以及它的指极性的记述。50年代钱临照院士曾受郭沫若之托试图以天然磁石制做勺形司南,但因天然磁石磁距小、底部摩擦大而未成功。而王振铎先生的复原物为钨钢在人工电磁场中磁化,这在两千多年前是无法办到的。现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已不再展出司南的模型。东北师大教授刘秉正于1956年就对司南的磁勺说提出质疑[1],80年代后又通过用天然磁石指极性实验以及考据指出《论衡》以及《瓢赋》中的司南是天上的北斗, 而其它的文献中的司南或是指南车如《鬼谷子》,可能是行事的准则,也有可能指官职如《韩非子》[2][3]。其他也有一些学者如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李志超认为司南是磁石放在瓢中,杭州大学教授王锦光提出司南是磁勺子放到水银池中(《论衡》中的地为“池”)[4][5]。200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孙机根据前北平历史博物馆旧藏残宋本《论衡》认定“司南之杓”杓字实为酌,那么看来“其柢指南”之柢也非指勺柄,司南是机械齿轮装置的指南车[6]。但这些质疑还没有被科技史学界所普遍接受[7][8]。 另外人们常把指南车当成磁性指南工具,实际上指南车是应用机械原理进行指南的。这在学术文献中也经常被混淆。如认为《鬼谷子》中的司南是磁性指南工具。实际上历代引《鬼谷子》中的司南从前后文看都是说指南车。如《宋书·礼志》,唐·李善注《文选》中左思吴都赋,《太平御览·车部四》等。这是在阅读文献是应该注意的。

指南针原理:

地球是个大磁体,其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辗转传入欧洲后在航海大发现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科学史家清楚,最早解答“指南针为何能够指南”问题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那么,中国发明指南针后对指南针理论作过什么样的探讨?吉尔伯特的理论是否及时传到了中国?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又对我国指南针理论的发展有过哪些影响?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关增建从2003年起开始着手研究这些基本上还是空白的问题。 “中国最早的指南针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感应说’。”关增建介绍,11世纪中叶时我国大科学家沈括还对指南针感到匪夷所思,他的《梦溪笔谈》介绍了指南针的人工磁化方法、磁偏角的发现和指南针的架设方法,但对指南针为什么会指南却没有一点概念——“磁石之指南……莫可原其理!”随后,文人学者们从阴阳五行学说出发,结合当时人们对大地形状的认识,提出各种指南针理论。例如,最晚成书于宋代的《管氏地理指蒙》,首先提出如下逻辑: “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这样,磁针既要眷顾母亲,又要留恋子女,自然就要指向南北方向。” 关增建表示,从近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蒙氏理论”完全异想天开,但从事物的属性出发解释其行为,在东西方科学史上都是常用的做法。我国古代阴阳学说昌盛,用阴阳学说阐释指南针指南及“常微偏东”的原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特别是,该理论认为磁石不同端面有不同属性,它们决定磁针的指向,这种说法很容易启发人们发现磁石的两极,并进一步联想到磁极与磁针指向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找到可能的途径。 南宋人的指南针原理,仍认为“指南针之所指,即阳气之所在”,只是围绕磁偏角现象,立论依据更多转向地理方位的坐标系统——中国古人认为地是平的、大小有限,这样地表面必然有个中心,过该中心的那条子午线就是唯一的南北方向。南宋人曾三异等认为,一旦测量地点不在这条南北线上,指南针所指向自然“少偏”。到明代,有人假托南唐人著作指出,指南正针由大地方位系统决定,而偏角则由天体方位划分系统所决定。关增建认为,这种说法“体现了传统指南针理论在阴阳感应学说和磁偏角的存在这一矛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窘迫”。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传教士来华,带来西方的指南针理论、地球学说以及相关科技知识。受其影响,中国学者开始从新的视角探讨指南针理论问题,在此过程中,阴阳五行的作用不断淡化,力学角度的分析不断增加,但吉尔伯特1600年提出的科学理论连西方学界都没统一,更谈不上入主东土。传教士中,1658年抵华的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的指南针理论最系统,但他认为决定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的地理南北两极本身,理论仍然局限在古代科学的范围,而不像吉尔伯特认识到地球本身存在一个磁体。南怀仁理论在中国影响深远,直到19世纪中叶,我国仍有学者用它解释指南针问题。而此时,清末来华的传教士已开始着手把西方近代磁学知识介绍给中国了。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希望对你有用~

指南针的有关资料

一、意义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二、价值

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对地理大发现和海上贸易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古代中国人将指南针用于军事和航海的活动,也被用于堪舆术,后来还辗转传入欧洲,在欧洲的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

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百度百科-指南针

指南针的传播历史

由于地球的两极有磁场,磁力线从北极出来到南极,利用这个特点,古人发现了指南针,指南针也是一块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他的南极正好和地球的北极形成了对应,所以指南针总是指向地球南极和北极。

也叫指北针

历史资料:

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黄帝用指南针,在大雾中辨别方向,打败了蚩尤。根据史书记载,中国人早在战国时代已使用指南针。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中说,战国时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针)。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对此记载更详。1090年,中国和阿拉伯航海家开始在船上装设了指南针。作导航工具。欧洲在11世纪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针制成指南针。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区指南针的磁制已装在有度的卡片上面,并以中央旋轴保持平衡。

16世纪时把指南针镶在带平架上,在船上发挥作用。19世纪铁船用指南针要装上一片弗林德斯顿铁,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误差。20世纪制成的船和飞机用陀螺罗盘仪指南针。根据旋转顶点稳定姿态与星体有关的原理,陀螺罗盘有两大优点:既不因接近金属而偏转,双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1908年德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此类实用仪器。最优良的指南针是美国人斯波里所制。1910年在“德拉威”号船上试验成功,很快就被美国海军采用。总之,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后来传遍全世界为全球航海业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指南针对外传播的意义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叫做“针路”。船行到某处,采用何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

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质,并试图更多地应用这些性质。传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兵当场捕获。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晋书.马隆传》记载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两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了。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什么作用,可自由行动。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很多认识。就连当时的诗人曹植在矫志诗中也用了“磁石引铁,于金不连。”的句子。可见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质。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出了磁力测量的方法,他指出:优良磁石出产在南方,磁性很强,能吸引三、四根铁针,使几根针首尾相连挂在磁石上。磁性更强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铁针,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仅提出了磁性有强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测量方法。这可能是世界上有关磁力测量的最早记载。

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的研究和认识是指南针发明和发展的基础。

指南针在古代主要被堪舆家们用于相宅相墓,同时也被用于航海及其他。正是这后者对人类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指南针才得以跻身于古代四大发明的行列。我国典籍记载指南针用于航海,始于宋代朱彧1119年写的《萍洲可谈》,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之后,类似的文献层出不穷,这表明在航海活动中,指南针普及得相当快。这一发明后来经 *** 传入欧洲,对欧洲的航海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指南针对外传播的意义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

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

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

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叫做“针路”。

船行到某处,采用何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 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结果。

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质,并试图更多地应用这些性质。传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

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兵当场捕获。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晋书.马隆传》记载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两旁,堆放磁石。

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了。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什么作用,可自由行动。

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很多认识。就连当时的诗人曹植在矫志诗中也用了“磁石引铁,于金不连。”

的句子。可见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质。

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出了磁力测量的方法,他指出:优良磁石出产在南方,磁性很强,能吸引三、四根铁针,使几根针首尾相连挂在磁石上。磁性更强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铁针,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

陶弘景不仅提出了磁性有强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测量方法。这可能是世界上有关磁力测量的最早记载。

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的研究和认识是指南针发明和发展的基础。 指南针在古代主要被堪舆家们用于相宅相墓,同时也被用于航海及其他。

正是这后者对人类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指南针才得以跻身于古代四大发明的行列。我国典籍记载指南针用于航海,始于宋代朱彧1119年写的《萍洲可谈》,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之后,类似的文献层出不穷,这表明在航海活动中,指南针普及得相当快。这一发明后来经 *** 传入欧洲,对欧洲的航海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指南针在我国发明,发展,应用,及向外传播的情况

发展历史: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到了宋代,劳动人民掌握了制造人工磁体的技术,又制造了指南鱼.十一世纪末,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时开始把磁针与分方位的装置组装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罗盘.到了元朝,又有人造出立针式的指南龟和指南鱼.古书中记载的使用情况:“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观指南针”.“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胜似系焉”.外传: 北宋末南宋初,约为1180年左右),中国的指南针(或者说罗盘)通过 *** 商人传入欧洲.。

四、指南针的资料

指南针是中国史上的伟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项重大页献。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左图是恋挂型指车针复原模型。

磁石的这种特性,被古人利用来制成指南工具。最早出现的指南工叫司南,戢国时已普遍使用。

它是利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样子像一只勺,重心位于底部正中,底盘光滑,四周刻二十四向,使用时把长勺放在底盘上,用手轻拨,使它转动,停下后长柄就指向南方。 东汉王充(论衡?是应篇)记载了它的形状和用法。

(鬼谷子?谋篇)里还谈到郑国人到远处去采玉,就带了司南,以免迷失方向。 另外,指南车的发明亦谁一步把这种仪器提升至更高的境界。

右图为指南车模型,下图分别为指南鱼想象图及司南模型。 但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的司南,成品较低,磁性较弱。

到了宋代,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方法,制造了指南鱼和指南针,而指南针更为简便,更具实用价值。 它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制成,在地磁作用下保持指南性能;以后把它装置在方位盘上,就称为罗盘。

这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左图是清代所使用航海罗盘。

?b括对指南针放置方法也作过详细研究,总结出四种不同的方法,并作了比较:一,水浮法。 把指南针浮在水面以指示方向,至于具体方法,沉括没有说明。

到北宋晚期,药物学家寇宗?]的(本草衍义?磁石条)才有介绍,原来是在指南针上穿上灯心草,就可以把针浮起。水浮法的缺点是磁针会随水摇荡不定。

二,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放在指甲上,可以灵活运转,但缺点是容易滑落。

三,碗唇旋定法。把磁针放在碗口边绿上,也可以旋转自如,但同样易掉落。

四,悬丝法。取一根新棉丝,用一点蜡黏在磁针中央,悬挂在没有风的地方磁针即可指示方向。

比较之下,沉括认为这个方法最为理想。右图为沉括指南针的四种试验复原设计。

指南针在公元十一世纪时已是常用的定向仪器。 指南针的最大页献,是大大地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据考证,公元十一世纪末,指南针就开始用于航海了。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 *** ,然后由 *** 传入欧洲。

关于“有关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怎么被发明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晓霜晓]投稿,不代表恒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hzwy.cn/kepu/202511-1737.html

(1)

文章推荐

  • 生物动物手抄报

    网上有关“生物动物手抄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生物动物手抄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动物是多细胞真核生命体中的一大类群,但是不同于微生物。动物是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以有机物为食物,会并且靠吃东西,由细胞构成,细胞有细胞核,

    2025年10月28日
    6313
  • 古董收藏拍卖公司都是骗人的吗

    网上有关“古董收藏拍卖公司都是骗人的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董收藏拍卖公司都是骗人的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古董收藏拍卖公司不都是骗人的。拍卖公司是受客户委托。对相关物品等进行拍卖。这个是拍卖公司拍卖物品的唯一来源。但是客户委

    2025年10月28日
    10314
  • 古董局中局佛头案真相

    网上有关“古董局中局佛头案真相”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董局中局佛头案真相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古董局中局》中,佛头真相就是佛头是真的,并不是假的,之所以会被认为是假的,是因为许一城故意这么做的,许一城用了许家独有的技术把佛头表

    2025年10月29日
    11304
  • 观察豆芽生长日记

    网上有关“观察豆芽生长日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观察豆芽生长日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观察豆芽生长日记15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

    2025年10月29日
    7307
  • 广州花都那边有什么美食?

    网上有关“广州花都那边有什么美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广州花都那边有什么美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炭步槟榔香芋地理标志产品炭步槟榔香芋是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的特产。炭步槟榔香芋个头大,呈榄核形,淀粉质多,有粉而香之优点,

    2025年10月31日
    5308
  • “开经偈”是什么东东?

    网上有关““开经偈”是什么东东?”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开经偈”是什么东东?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开经偈,读作:kāi?jīng?ji。偈,去声,意为颂。最早出自于明清民间宗教宝卷以及笑笑生《金瓶梅》(明崇祯刻本)。开经

    2025年10月31日
    5309
  • 51劳动节活动方案

    网上有关“51劳动节活动方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51劳动节活动方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活动方案,一份好的活动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

    2025年10月31日
    5317
  • 祝福孩子高考金榜题名的话

    网上有关“祝福孩子高考金榜题名的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祝福孩子高考金榜题名的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通俗文案类1、鲤鱼不跃,岂可成龙?大鹏驻足,焉能腾空?十年磨刀霍霍,只为今朝一搏。人生能有几回搏,又是一年高考时,此时不搏何时

    2025年11月01日
    3305
  • 电子商务中网络营销可采取什么策略

    网上有关“电子商务中网络营销可采取什么策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电子商务中网络营销可采取什么策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电子商务中网络营销可以采取的策略,可以从产品、价格、渠道等三个策略。一、产品策略1、实物产品策略:对于实物产品

    2025年11月01日
    2318
  • 阳光心态健康心理手抄报内容

    网上有关“阳光心态健康心理手抄报内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阳光心态健康心理手抄报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阳光心态健康心理手抄报内容如下: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悦纳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展自我,做一个快乐健康的人架起心桥,

    2025年11月02日
    0310
  • 关于母亲节的名人名言-母亲节

    网上有关“关于母亲节的名人名言-母亲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母亲节的名人名言-母亲节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法国)2、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

    2025年11月02日
    0311
  • 100分求一份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的实验报告

    网上有关“100分求一份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的实验报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100分求一份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的实验报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图放不上去呀我自己做的E-R图)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概论

    2025年11月01日
    4303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晓霜晓的头像
    晓霜晓 2025年11月02日

    我是恒泽号的签约作者“晓霜晓”

  • 晓霜晓
    晓霜晓 2025年11月0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有关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怎么被发明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关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怎么被发明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

  • 晓霜晓
    用户110206 2025年11月02日

    文章不错《有关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怎么被发明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