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关于满族饮食的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满族饮食的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满族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及与汉族频繁交流,饮食习惯一方面与汉族有相似之处,如吃大米、小米、面食等等。另一方面仍有自己的特点,如喜吃甜食、过节时吃“艾吉格饽”(即饺子)等。还保留了饽饽、酸汤子、萨其玛、火锅等有民族特色的食品。
饽饽是满语,是由黏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黏糕饽饽等。根据不同的季节制作不同的饽饽,一般春天做豆面饽饽,夏日做苏叶饽饽,秋冬做黏糕饽饽。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呈金黄,有黏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用黏高梁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这种饽饽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味,别具风味。黏糕饽饽是用大黄米和小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制成的。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沾着糖吃,既香又甜。
酸汤子是满族的一种普通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的。它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和好面后,先将水烧开,然后在手上扎一个包米叶,把面团放在手心,两手一合,向外一挤,从小手指缝挤出一条条筷子粗细的扁形面条。放上各种调料和白菜等食用。
萨其玛是满族传统风味糕点。“萨其玛”是满语,汉语叫金丝糕、蛋条糕。它用精粉、鸡蛋、糖、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等做成。它的做法是将鸡蛋去壳后加适量的水,搅打起泡后倒入和好的面中,揉成面团,然后擀成薄片、切成细条,用油炸成黄白色捞出,再将糖和水放进锅内烧开,制成糖稀,再将炸好的细面条用糖稀拌匀,倒进铺以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的一只木框内压平,用刀切成方块制成。这种食品色、香、味、形俱佳。
满族人还喜欢吃火锅。火锅这种吃法在满族先民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古时,女真人在狩猎时,常用篝火烧陶壶来煮食物吃,塞外天寒,往往边烧边吃,这是火锅的雏形。后来随着金属器皿的广泛使用,使火锅正式诞生。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吃法进一步发展,内容也大大丰富起来。在满族历史上出现过雀火锅、天上锅(飞禽锅)、地上锅(走兽锅)、水中锅(鲜鱼锅)、渍菜白肉火锅等。火锅在全国流行以后,各地居民把本地佳肴食俗融进了火锅,出现了许多新品种,风味各异,使火锅食品呈现出百花纷呈的局面。
清代另一个非常著名的菜肴是满汉全席,又名“满汉燕翅烤全席”。满汉全席产生于清代官府,因而菜肴繁多精美,场面豪华,礼仪讲究,其中满族肴馐起着主导作用。在满汉全席中,熊掌、飞龙、猴头、人参、鹿尾等满族故土的特产是席上的珍肴,其做法是满族传统的烧、烤、煮、蒸。在满汉全席中,火锅类和砂锅类菜肴也占突出地位,这类菜肴都和满族风味有关。
满族人一日三餐,习惯早晚吃干饭或稀饭,中午吃用黄米或高粱做成的饼、糕、馒头、饽饽、水团子之类,做干饭也多用小米、高粱、玉米。满族人习惯养猪,每年春节杀的年猪,把一部分肉腌在坛子里,以备一年的食用。其余的用来改善生活,款待来客。最习惯的吃法是白肉血肠,猪肉炖酸菜粉条。逢节庆日,都吃饺子,阴历除夕年饭必吃手扒肉。
满族先民时期主要从事渔猎业,居无定所,食不定时,有时一家人举行宴会,大家都无拘无束,载歌载舞。进入辽沈地区以后,从事农耕生活,传统的聚餐已不多见,但满族人好客的习俗经久不衰。一般的客人或老人从外边进来,年轻的媳妇马上出来施礼迎接,到屋后,先敬烟,后倒茶。满族人以烟待客,是因为吸烟是其民族的嗜好,不仅成年男女吸烟,十七八岁的姑娘也吸烟,故民谚东北三大怪,其中有一条是"十七八岁的姑娘叼着大烟袋"之说。以前客人来进餐,由族中长辈来陪同,晚辈人不同席,年轻媳妇在旁伺候。平时,家中人就餐,上辈人不动筷,晚辈人绝不动筷。满族人有红白喜事时,设肉食宴,无论认识与否,都可以参加,吃的越多,主人越高兴。至今满族人仍有杀猪时,把亲友、邻里请来吃白片肉、血肠的习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上的追求目标必然从"吃得饱"向"吃得好"攀升。 1993年6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的《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号召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与营养结构,提出了"食物要多样,粗细要搭配,三餐要合理,饥饱要适当,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适量,饮酒要节制,食盐要限量"的基本原则(简称40字诀)。总的原则是"吃得越杂,获得健康所需的全面营养的机会就越多"。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是明代医学巨匠李时珍对饮食重要性的高度概括。民以食为天,人之所以能够维持生命、工作、思维,都要依靠食物中的营养供应。膳食如果安排不合理,就会每天都在损害健康,日久天长,自然会造成百病丛生的后果。
那么,合理的饮食结构是怎样的呢?
1997~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陆续推出了营养学家们根据我国国情,为城乡居民们设计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以及具体的量化标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
为了方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来进行膳食的合理安排,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了各类食物的重量,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成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用宝塔的形式来表明,很直观、简单、易懂。
从宝塔的最底层往上数至塔尖共分五层,包含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根据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可以判断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1、最底层是谷类食物,每人每天应吃300~500g(6两~1斤)。
2、第二层是蔬菜和水果,每天应吃400-500g(8两~1斤),和100-200g(2~4两)。
3、第三层是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应吃125~200g(2.5~4两)。其中鱼虾类50g(1两),畜、禽肉50~100g(1~2两),蛋类25~50g(0.5~1两)。
4、第四层是奶类和豆类食物,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100g(2两)和豆类及豆制品50g(1两)。
5、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g(0.5两)。
宝塔的建议适用于一般健康成人,应用时要根据个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季节等情况适当调整,平衡膳食宝塔的应用原则是:①确定你自己的食物需要;②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③要合理分配三餐食量;④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⑤要养成习惯,长期坚持。
1997年4月10日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更加明确中国人的合理饮食结构,主要内容有8项:1.食物应多样,以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为宜)。7.饮酒应限量。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还介绍了多种食物,包括:①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②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③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④蔬菜水果: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各类水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⑤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合理的饮食结构的依据是什么呢?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教授用 “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两句话进行诠释,笔者认为非常正确。
“一”,就是每天喝一袋牛奶。中国的膳食普遍缺钙。
在中国,99%的人都缺钙,从而导致骨痛、驼背、骨折等病症大量发生。正常人每天需要八百毫克的钙,而饮食中只有五百毫克,缺三百毫克,一袋牛奶正好含钙三百毫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政府每天给中小学生免费供应一袋牛奶,日本人也一代比一代长得高。日本有一句话:“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牛奶最好在晚上睡觉前喝,因为生长激素在夜里分泌最旺盛。常喝奶的孩子不但身材高还健康聪明,抵抗力强。如果你不能喝牛奶,也可改喝酸奶;如果酸奶也不能喝,也可喝豆浆,但要喝两袋,因为豆浆中的钙含量只是牛奶的一半。
“二”,是指二百五十克到三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
这也就是半斤到七两的粮食,因人而异。现在社会上胖人多,减肥药也多。实际上,只要调控主食就可调控体重,可以告诉你一句话就可以减肥:“饭前喝汤,苗条健康。”广东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北方人大多人高马大,是因为饭后喝汤,越喝越胖。
“三”,是三分高蛋白。
人不能光吃素也不能光吃肉;蛋白质不能多也不能少,三分正好。一分就是一两(五十克)瘦肉或一个鸡蛋或二两鱼虾、二两豆腐。每日三餐要合理搭配。动物中,鱼类的蛋白质最好。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没腿的动物就是指鱼。植物蛋白以黄豆最好,尤其对女性,作用更大。女性到了更年期,血压忽高忽低、出汗、心慌、潮热、骨质疏松病全来了,都是雌性激素下降惹的祸,多喝豆浆可以补充雌性激素。
“四”,就是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两、七八分饱。”
美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百只猴子随便吃食,另外一百只猴子则定量供应只让吃七八分饱。十年下来,敞开肚皮吃食的猴子死了五十只,而吃不饱的才死了十二只。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五”,就是五百克蔬菜和水果。
常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能减少一半的癌症。河南有个林县,食道癌最多,后来补充了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食道癌患者明显下降。
“红”,就是一天一个西红柿。
特别提醒男同志,每天吃一个西红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就能减少45%;再就是少量的红葡萄酒可预防动脉硬化,红辣椒可改善情绪、减轻焦虑。
“黄”,就是要多补充维生素A。
中国的膳食不仅缺钙,还缺少维生素A。胡萝卜、红薯、南瓜、玉米、西瓜等红**的蔬菜水果含维生素A较多,经常食用可以减少感冒的发生。
“绿”,是指绿茶。
绿茶中含有一种抗氧化自由基的东西,常喝绿茶,能延年益寿,减少动脉硬化、肿瘤。
“白”,是指燕麦粉、燕麦片。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胆固醇很高,不吃药就吃燕麦面包。每天早晨吃一两燕麦粥,既方便又便宜,特别对糖尿病人,燕麦粥不但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还降糖通便。
“黑”,就是黑木耳。
黑木耳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多吃黑木耳,可以净化血液,不容易得脑血栓。很多老人痴呆都是细小的毛细血管慢慢地堵塞,最后脑子不行了,如果大血管堵住,就会引起半身不遂。血栓栓在脑子里叫中风,栓在心脏叫心肌梗塞。介绍一个偏方:取十克黑木耳,一两(五十克)瘦肉,三片姜,五个大枣,加入六碗水,用文火煲成两碗汤,每天喝一次,连喝四十五天,可有效预防血管堵塞。含维生素A较多,经常食用可以减少感冒的发生。
关于“关于满族饮食的资料”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笑南]投稿,不代表恒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dhzwy.cn/jyan/202510-95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恒泽号的签约作者“笑南”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关于满族饮食的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满族饮食的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满族由于生活环...
文章不错《关于满族饮食的资料》内容很有帮助